1、卸荷
加固前應盡量卸載加固構件。
2、底層處理
混凝土表層出現剝落、凹陷和腐蝕的部分應鑿除。
裂縫部位首先需要開展一個封閉處理。
使用混凝土角磨機、砂紙等機器去掉混凝土表層的浮漿、油污等雜質,構件表層拋光光滑,突出部分拋光平整,角部拋光成圓弧(R≥20mm)。
清潔混凝土表層,保持干躁。
3、涂底層樹脂
將混合好的底膠計量攪拌均勻,根據實際天氣確定用量,控制使用時間;
將底層樹脂具有均勻刷于混凝土結構表層,待膠固化后(固化反應速度視當場環鏡天氣狀況而定,以指觸干躁為基準),再開展剖析下一工藝。
4、找平施工面
構件表層的凹面部分應用流平膠填充,高差部分應用流平膠填充
拐角處也應使用找平膠修補成半徑不小于10毫米的弧形。
5、粘貼
按設計發展要求的長短及層數裁剪碳纖維布,除非一個教育要求,碳纖維布長短作為一般企業應在3米之內;
將滲透樹脂混合均勻地涂抹在待粘貼的部位,并多涂抹在銜接處、角部等部位。
粘貼碳纖維布并使用羅拉反復滾動,并使浸泡器充分浸泡在碳纖維布中,多層粘貼應重復上述步驟,如碳纖維布表層接觸干躁后再下一層粘貼;
碳纖維布沿纖維方位的銜接長短不小于100毫米,碳纖維布端部用橫著碳纖維或粘鋼穩定;
6、保護、裝飾
加固后的纖維細胞表層應采用批膩子或噴防火漆能夠開展生態環境,也可適當開展設計裝飾。